平台變大台 Web3顛覆取代
2022年5月30日

不論是中國ATM(阿里巴巴、騰訊及美團),抑或美國FAANG(Facebook、亞馬遜、蘋果、Netflix及Google),均靠平台經濟的壟斷地位崛起,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導致中小企受排擠、員工被壓榨,甚至動搖了國家利益及安全。面對輿論壓力、政府監管的內外夾擊,Web3的去中心化技術革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撰文:李潤茵 本刊記者

Twitter快死了嗎?

可能是該平台最活躍的用戶、特斯拉CEO馬斯克連番狙擊Twitter 後,峰迴路轉成為最大股東,近期再下一城試圖收購,並進行私有化,值得注意是高舉的旗幟,竟是捍衛「言論自由」。

2010年茉莉花革命,Twitter為「阿拉伯之春」發揮關鍵作用,如今被詬病「內容審查」,還要遭特朗普「挑機」。這位經國會山莊一役後,遭Twitter以「涉嫌煽動」永久封鎖帳號的前總統,旗下社媒Truth Social一上架,旋即榮登美國App Store下載量首位。

Twitter並非唯一平台遭萬民唾棄,Netflix同病相憐,業績「見紅」,客量大跌20萬,為10年來首見,預計還會跌至200萬。

Twitter及Netflix是縮影。近年,平台經濟亂象叢生,已跌落神壇,甚至驚動政府出手監管,可謂內外交困。即使在西方市場也不好過,拜登政府任命「科企剋星」、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學者Lina Khan為聯邦貿易委員會(FTC)主席。

Lina Khan大有來頭,2017年還是博士生,她已經在耶魯大學發表論文,徹底顛覆美國對反壟斷法的定義,強調「消費者權益不只低價,還必須檢視長遠損害」,促請政府進行「根本改革」。

回到中國,政府整肅互聯網行業,力度自然不遜美國。過去兩年,官方要「限制資本無限擴張」,阿里巴巴、騰訊、京東及美團等逾十個線上平台,通通被「召見」,後來就相繼大規模裁員。

直至近期,「平台經濟」被提上中央政治局會議,當局提出要促進平台經濟「健康發展」,表示要實施「常態化監管」,出台具體規範措施——一言蔽之,就是要管!

正所謂花無百日紅,長達20年,大型科技公司嚐到急速擴張的滋味,終於迎來逆襲。過去,民眾依賴不同平台 —— 沒有原創內容、卻坐擁最強媒體平台;沒有僱用司機、車隊規模卻問鼎世一;甚至沒有庫存,產品都能包羅萬有 ⋯⋯ 曾是連官方都鼓勵的商業模式,惟世上沒有免費午餐,受害者陸續湧現。

大台理論失效

事實上,平台「罪狀」放諸四海皆準,事關它們通常跨國界,以Facebook為例,每日活躍用戶已達到19.29億;全球平均每五人,便有一人擁有Gmail帳號。

簡單而言,科企通過數據優勢形成「一台獨大」。傳統上,壟斷視乎消費者有否受損,那是從需求角度出發;惟平台經濟最為人詬病的,反為是供應層面,衍生出「三類苦主」:

首先是供應商。以電商為例,開發初期,平台往往用補貼吸引商家,直至佔領市場,才提高佣金,甚至利用收集數據,自己落場競爭。儘管消費者會得益,中小企卻備受壓榨;

其次是底層勞工。平台沒有「工會」,Uber 司機並非 Uber 員工,而是服務提供者,法律上是「獨立公司」,所以在中國,高達兩億「外賣小哥」是在路上「裸跑」,連社保都沒有;

最後是國家利益,分為兩個層面。一、平台衝擊實體店,例如造成失業,均為社會成本;二、所謂「數據是新石油」,只屬於科企,在資本市場放大槓桿下,甚至讓他們富可敵國﹝圖一﹞,這正是問題癥結。

上世紀初,標準石油公司都曾壟斷原油開採及成品油銷售,最終被美國政府「拆骨」處理;近年,反壟斷席捲全球平台經濟,道理便如出一轍。然而,再強的監管都是一時,真正壓垮平台經濟,迫使其轉型,往往是技術革命。

——節錄自6月號《信報財經月刊》